“ 那一年的高考,都不敢复读,因为有一门学科(生物)没有学。” 据李艳波回忆,学生时代参加高考时,当时选的也是理科组,考试科目为语、数、外、物理、化学,每一科都是 150 分,一共 750 分。
高考科目改革变为 “3+X” 之后,加进了生物和地理。那么,随着身份的转变,在李艳波眼中,这两种模式的改革有什么区别?
李艳波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工作之后带的第一批高三学生,便面临 “3+X” 模式。在他看来,两个模式不同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学科上、知识体系的构建上更完善了。
“ 这个高考的学科体系才是真正完善起来了。” 李艳波表示,“ 因为生物和地理是比较前沿的科目,非常有必要参加高考。” 这样一改革,高考的科目分值也就彻底地发生了变化。拿理科来说,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理综卷子,物理是 110 分,化学 100 分,生物 90 分。“ 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成长更有帮助。”
另外,李艳波还表示,“3+X” 模式下的高考更能检验学生对时间、效率以及答题技巧上的处理能力。“ 我们当时‘ 3+2 ’的时候,物理化学就是一张试卷,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无需担心过多。而‘ 3+X ’,则是要考综合试卷,学生得学会把时间控制好,思考 300 分的试卷究竟先做完哪些题。”
观察
不少经典名题都出自 “3+2” 时期
毕业于清华大学,专注高考数学研究,从事教育辅导行业多年的隋老师告诉潇湘晨报记者,“3+2” 模式的高考难度较大,但是区分度很好,试题创新力很好。
他表示,在 “3+2” 时期,试卷的题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定位,可以有效区分。不少经典名题都是出自那个时期。“3+2” 时期,清华北大这样的一类学校,一般 620 分就能上,当时的状元平均分都居于 680 分左右,很少有上 700 分。
在备考方面,隋老师表示,因为当时的出题较为新颖,加上教辅资料也非常有限,所以实际的备考难度挺大。
对于 “3+2” 和 “3+X” 的看法,隋老师表示,“3+2” 模式的缺点就是考试科目比较少,只考五门,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健全。所以后来 “3+X”(综合),理科补充了生物,文科增加了地理。这样一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另一名从事教育类内容的自媒体人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3+2” 的缺点是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他表示,生物、地理长期不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多少有所影响。因此,当时的中学地理、生物科教师的反对呼声更加强烈,理由是文科不考地理,理科不考生物,不全面,造成学生偏科,这两科没法正常教学。而 “3+X” 则更加突出是人选择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选择人。因此,“3+X” 的本质是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兴趣去发展自我。
他表示,对学生个人而言,可以避开自己的薄弱科目,选择自己擅长或喜欢的科目,这才是尊重学生发展的高考模式。
“ 目前很多省市都采用‘ 3+1+2 ’高考模式,高考模式还在不断改革。” 他说。
“3+2” 顺应当时对理工人才的需要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峰曾表示,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到现在,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或时期。第一个阶段是 1977 年至 1984 年,属于制度恢复期。第二个阶段是 1985 年至 1998 年,属于改革调整期。第三个阶段是 1999 年至 2013 年,属于扩招发展期,第四个阶段是 2014 年至今,属于试点深化期。
“3+2” 模式和 “3+X” 模式,作为高考改革调整时期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所谓改革,就是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 “3+2” 模式的优势,李艳波表示,当时的 “3+2” 模式把物理、化学摆在非常高的位置,这也是顺应了当时国家对于理工人才的需要。“ 当时中国经济刚刚发展,这种模式为输送工科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周南梅溪湖中学的高三物理老师刘楚良则认为,就专业学科来看,这种模式下对于基础学科知识点掌握很全面,没有选修和必修之分,这也便于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 就物理学科而言,我还是挺赞同以前的那种模式的。因为它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物理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