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硅及其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本节主要学习硅及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阅读:教材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一段。
讲述:硅的分布与存在
展示:硅单质的图片
阅读:硅的物理性质一段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
展示:晶体硅的图片。
讨论:根据所学的碳以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归纳出 一部分硅的化学性质。
小结: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它物质反应。加热条件下,硅能跟 一部分非金属反应。
简介:硅的工业制法。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得粗硅。与氯反应生成的SiCl4液体通过精馏,除去其中的硼、砷等杂质。然后用氢气还原。
归纳:硅的用途。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还能够制成太阳能电池,可制成有良好导磁性、耐酸性的合金。
展示:太阳能电池的图片。
简要介绍:二氧化硅的结构,播放二氧化硅结构的动画。
展示:二氧化硅的图片
小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对比:让同学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归纳: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是它不能与水反应。能与氢氟酸、碳酸钙、碳酸钠(制玻璃的主要反应)固体等反应。
介绍: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并练习用氧化物形式表示高岭石和钙长石。硅酸盐的种类 许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表示方法:金属元素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最后写H2O;氧化物之间用“·”隔开。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 )
(A)锗和硅(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
(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
(D)原硅酸(用作耐火材料)
2.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①氯化钙溶液 ②硅酸钠溶液 ③次氯酸钙溶液 ④饱和碳酸钠的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B。
(说明: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具体状况增多硅酸的部分内容。指出其酸性比碳酸还弱。)
板书设计:
三、硅
1.分布与存在:
存在:没有游离态,仅有化合态
分布: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地壳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氧。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
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点和沸点都很高,硬度大。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3.化学性质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他物质(如氧气、氯气、
硫酸、硝酸等)起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跟 一部分非金属反应。
(不平稳)
4.硅的工业制法
5.用途
四、二氧化硅
1.物理性质和用途
2.化学性质 ;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高一上学期化学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借助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推断。
2、能力目标:对同学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同学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 一部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同学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同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同学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推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个别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题知识贴近生活,是同学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作为九年级的同学,在本课题之前,早已多次进行过实验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了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后已具备了肯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学习金属的性质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而且整个课题的引入、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都根本由同学参与,同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可轻松学习并应用知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课前准备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