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高考状元的挑选,似乎都是相似的。
大多数的他们,都会面对一个问题:“上清华,还是上北大。”
然而,2010年的北京市理科状元李泰伯,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他要出国留学!
那时的他,或许并没有想到,这个挑选,会让他遭遇人生的重大滑铁卢......
01
高考状元&11封拒信
2010年的夏天,对李泰伯来说,大概是终生难忘的。
那年的李泰伯,就读于北京人大附中一班。
图源:网络
人大附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是鼎鼎大名的学校,曾经多次荣登中国高中排行榜榜首。
即便在这么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李泰伯依然积聚了一身的光环。
他是班长、校同学会主席、模拟联合国主席,还做了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
不只如此,李泰伯还曾经三次荣获我国数学竞赛冠军。
这么漂亮的履历,怪不得当年人大附中的副校长沈默章对他不吝赞美,称他为“德、才、貌兼备的领袖级人才”。
图源:Boston.com
为了自己的留学梦,李泰伯申请了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在内的11所美国顶尖名校。
在不少人看来,拥有漂亮履历的李泰伯,会理所当然地进入一所牛校,继续他的耀眼人生。
图源:网络
但是,命运却和李泰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李泰伯申请的11所名校,全部给他亮起了“红灯”。
外人眼里的天之骄子,清北争相抛出橄榄枝的高考状元,却在美国名校面前,遭遇了重大挫折。
02
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彼时,李泰伯本该以703分的高考成绩,成为媒体宠儿、清北“争抢”的对象。
然而,媒体却转而铺天盖地报道他被申请的11所美国名校悉数拒绝的事情。
图源:网络
高考状元,和连收11封拒信的“失败者”,这么的强烈反差,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争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泰伯一下子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败成名”。
有人说,李泰伯这么应试教育下的产物,说不定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更是刊发了一篇名为《被美国11所顶尖大学拒收 高考状元“高分低能”?》的文章,措辞毫不留情:
看看,状元有什么了不起,人家美国大学完全不稀罕!高考制度不过是培养 一部分高分低能的书呆子,高考扼杀了同学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是中国培养不出学术大师关键原由之一。
也有人说,美国名校对这位中国高考状元的拒录,实际上拒绝的是应试体制......
说是拒录高考“状元”,实际上美国众多名校拒录的却是全国应试教育之下的“同学产品”。全国选拔同学中的人才,基本上已分数定输赢,也就是基本上采取的是高考一锤子定音的做法。至于,同学的其它类素质、创新性、社会服务公益意识怎样?动手和实践能力如何?基本上无从谈及。
对于教育体制的争论还没结束。
有媒体直言,中国高考状元被拒录,实在应该引起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