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对孩子们说: “握鸡蛋!”、“握馒头!”、“握石头!”
诸如此类的话题经常反复出现
钢琴老师第一节课一上来就叫孩子握这儿握那儿,手摆正
孩子握得手都发抖,家长在一边看得起劲
回家后家长们也纷纷效仿,
“这老师真是个好老师......记住!以后弹琴手都给我握起来!”
真的是这样吗?
可随着学习的深入,不同的音乐风格还得配以不同的手型,不同音乐家的作品也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
“握鸡蛋”手型真的对吗?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演奏家,他们的手型都是比较自然的,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呈现“握鸡蛋”的圆形状态。
弹琴的力量并不只是单依靠手指,而是需要通过身体的协调,力量从腰到背到大臂到小臂到手腕到指尖,整个身体形成一个整体,来共同发力。由上半身发力带动手臂和手指的自由弹奏过程,而不是单纯地只靠手臂来发力进行支撑,这样只会让手更僵硬,反而无法正确用力。
也有人认为,演奏家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后才练成自然的手型的,对于刚学琴的孩子来说还太难做到,所以只能用“握鸡蛋”这种目前来说较省力较优化的方法去练习。
但很有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 握鸡蛋、握馒头、握石头的表述都不够准确,孩子都是具象思维,鸡蛋可能太小,而馒头又太大,无法通过这样简单的描述来感知手型的要求,会出现偏差。
◆ 部分老师理解问题的角度错了,把手型的教育看成是一板一眼的东西,一方面正确的手型需要逐渐成长成型,通过练习逐渐强化这个意识。若一开始直接要求外形非常正确,是本末倒置;另一方面当老师自身水平不足,对手型的样子的想象有部分的误解和偏差时,副作用会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
◆ 部分理解正确却依然如此严格要求的老师,在和学生进行手型拉锯战的过程中,出现心力交瘁、浪费时间的情况,同时又会由于过于严格影响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和对音乐的兴趣。
手型到底有没有正确的标准?
你可以说钢琴手型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可一定有错误的手型。
一旦在学习中出现了本质错误而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这些错误的习惯会导致将来练习的过程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影响练习质量和练习效果。
比如折指问题一开始不改,很有可能以后弹什么曲子都是折指状态,在演奏的速度和准确性上就无法得到提升。
由于习惯是自我巩固并且难以消除的,未来要进行调整会非常困难,即使在慢速弹音阶中能够改过来,一放回熟悉的曲子里,又变成一塌糊涂的手型。
钢琴家阿格里奇演奏肖邦第三谐谑曲截图
所谓正确的手型,应该是最初的演奏者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验证 总结出来的一套性价比最高的,可以覆盖大部分主流音乐内容表现形式的、同时又最轻松和科学的发力技巧和姿态形体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各种新的音乐形式风格,除此之外,不同音乐家不同时期创作的乐曲也会对手型有一定要求弹奏时的手型又会不断地优化调整。
抒情乐章音色的表达
来自钢琴家齐默尔曼的演奏视频
手型的处理是需要成长的,无法一步到位的。
在不断学习更高程度的曲子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更好的音响效果,我们的手型会不断的调整、优化、进步。在这个角度去理解手型的意义,是比较科学的思路。
#p#分页标题#e#把手型直接理解为一种或者几种固定的模板,按照这个模板去学习、或者硬生生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模板的样子,这种“正确的标准”,就没有那么科学,容易根据老师水平的高低和理解,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上黑键时的贴键弹法
来自中国钢琴家王羽佳演奏视频
手型错误怎么办?
霍夫曼(Josef Hofmann)提出 “手和手指处于自由的和舒适的状体,当手松弛地落到琴键上时,首和手指的自然状态”,就是正确的手型。
也就是说当手完全放松时,就是最自然的状态
那如何检验自己手型是否正确呢?
当手放在键盘上时
∨
1、第一、第二、第三关节都是拱起的状体
2、手指不能伸直,因为伸直就是在向外用力的状态
3、弯曲不能过大,如果弯曲过大了,也是在用力的状态
“握鸡蛋”的说法不是非常准确,因为“握鸡蛋”的感觉是向内用力,而弹钢琴时放松最重要
在弹奏的时候用力的部分是哪里呢?
第三关节,也叫做掌关节。而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始终保持一定弯曲的状态
下键过后力量要尽快放松,不要紧紧地按着键盘,因为钢琴键盘在弹下去过后施加的任何力量都是没有效果的,琴槌已经敲击琴弦了。
以下的手型错误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这两种情况,毫无疑问,这是必须纠正的!
【环球网校】 精品试学课 / 名师直播 / 优惠券 免费领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