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铃木教学法 铃木教学法对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方法创新
铃木镇一(1899-1998)是日本着名的小提琴家和音乐教育家。铃木教学法是他在19世纪40年代末创立的,是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继铃木协会1983年成立后,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铃木教学法的教育原理简单实用,起初是用于小提琴的教学上,后来不仅仅用于音乐学习,还可用于学习其它学科。本文研究的是铃木教育理论一才能教育法和母语教育法对我国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存在问题所带来的启示并提出一些本身的看法及思考。
一、铃木教学法带来钢琴教学观念的转变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儿童学习钢琴已经是较普及的音乐学习活动。所谓“心灵手巧”,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是幼儿智力发育的基础。然而儿童学琴却难倒了许多家长,随着初学的兴奋转瞬即逝,迎接他们的是艰苦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多数家长在承受了沉重的压力,付出了种种艰辛,一两年之后还是无法坚持。究其因目前儿童学琴虽多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但也存在不少功利导向。学习钢琴要么为了考级,要么就是争当未来的郎朗,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少琴童成为考级的“成功者”,教育的牺牲品。因此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练琴时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到底为什么而弹钢琴?为什么钢琴不能真正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吸引我们?”这是每一琴童和家长不得不去正视的问题,也是作为钢琴教师应该反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丰富人的心灵”,通过钢琴让孩子“成才”,也并非是指成名、成家。但昭义教授曾阐述钢琴成才的“意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锻炼和改造孩子的性格;让孩子懂得礼貌,善于与人交往;在普及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有天赋的好苗子,通过后天培养,为音乐专业培养后继人才。可见,即使孩子最终没有走向专业化道路,学习钢琴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目前,我国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最大弊病就是不从音乐艺术和音乐内容出发,而把钢琴演奏当作一种手艺和技艺去训练。对幼儿钢琴启蒙的教学也是同样:国内琴童从识谱、手型、指法开始学习,最后才是对音乐的感受,这样在枯燥的技术训练中错过了儿童听觉开发的最佳时期,本末倒置。铃木教学法的特别之处在于,从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出发,深刻阐述音乐教育的目的,非常适合于幼儿音乐启蒙阶段的教学。
二、以“听”和“模仿”为主的课堂教学应用
学习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母语学习法”。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学习体验,首先是不拒绝学习语言,先经过听的积累;然后模仿说出简单的音来,力求模仿的准确;最后组合成词或句子,进度缓慢,并且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进入写字、语法、阅读的学习。运用学习母语的方法学习钢琴,首先也要从“听”开始,依靠听觉模仿来学习,然后才是演奏和识谱。听觉训练要从幼儿学琴入门阶段开始,拥有听觉的鉴赏力比机械手指训练更为重要。因此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要经常反复地聆听音乐,学习音乐的语言,这样的学习才会生动有趣。可以让幼儿在最放松最自然的情况下,如睡觉、玩耍、吃饭、入睡前及各种半休息的状态下听音乐,就像听大人说话那样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听到音乐。在幼儿学习钢琴后,更要多听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各种风格的钢琴作品。如果年龄允许应该还要多参加有意义的音乐活动,为之后“有意识”的听做铺垫。以下是笔者结合铃木教学法设计的一些钢琴教学活动,旨在更好的运用“听”和“模仿”的手段丰富钢琴课堂教学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提高敏锐的音乐听辨力
在幼儿钢琴课堂教学中,可以先听辨音色,采取听辨法区分高、低音区,提高幼儿敏锐的音乐听辨力。并通过寻找表达高音和低音的形容词,如“明亮”、“黑暗”等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高低音区的音色区别。幼儿在学习钢琴后很容易偏重技术而不注意听本身演奏的声音。因此从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幼儿多听钢琴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逐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为以后更好的弹奏作铺垫。以“听”为弹奏钢琴的前提,并非传统教学中的识谱。这是教学的一大突破。为了让幼儿能更快熟悉键盘,熟悉钢琴的声音,教师可以设计看图弹奏的教学环节,举个实例可以将音的高、低,强、中、弱以及音的数量多、少用图表示,教师提示根据音区的高低、强弱的变化、音符的密集,由幼儿根据本身的理解弹奏,这样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看图弹奏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2、向识谱学习过渡
我国的幼儿启蒙教学认为识谱是必经之路,一般采取先识谱再弹奏的教学方法。铃木先生不赞成音乐学习从识谱开始,他并不是不看重识谱的技能,而是将读谱比作阅读一般是每个音乐学习者必须具备的技能。他认为在儿童第一年的乐器教学中,不学习乐谱和任何理论知识,完全依靠教师的弹奏和学生的模仿来完成曲目学习。识谱对刚开始接触钢琴的幼儿来说总是很困难的,容易造成疲劳。除了模仿弹奏之外,模仿教师唱谱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人声也是一种乐器,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演唱要比演奏自然得多。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键盘上进行创作性弹唱,模仿教师的简单弹奏,或是本身随意弹奏,并伴着钢琴开口歌唱,这样将来才能用钢琴来表达内心的歌唱。教师必须明确歌唱教学的重要性,这种能力将伴随儿童终身。匈牙利着名教育学家柯达伊特别强调:“不先歌唱就开始学乐器的学生,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歌唱让幼儿以自然、愉快和他们喜爱的方式接近音乐。
3、辅助节奏教学
节奏通常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幼儿还未学习音符时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仿手段完成节奏训练。幼儿的特征是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模仿,问为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动起来”的节奏训练。如教师拍手由幼儿模仿;教师在钢琴上弹节奏型幼儿拍手模仿;教师拍节奏型幼儿在钢琴上弹奏任意单音模仿。此外,借助各类小型打击乐器重复模仿练习。音符的时值、长短知识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只有通过模仿方式培养幼儿内心节奏感,才符合学习规律。并且以模仿作为学习节奏的切入点,让课堂充满活力,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玩中学”的方式也易使幼儿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给钢琴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4、建立放松的弹奏意识
弹奏钢琴并不仅仅依靠手指去完成,而是身体与脑的协调配合。铃木先生说:“身心是一体的,平静之心和智慧之脑依存于平静之体。”身心自然和谐,才能完成充满感情、优美流畅的弹奏。举个实例在钢琴课堂上可以[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代写发表论文服务,lunwEN.1keji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设计这样的音乐活动:由教师弹奏一段音乐,启发幼儿注意听音乐速度、强弱等基本要素的变化,然后要求幼儿根据本身的体会模仿各种小动物,举个实例狮子、大象步伐沉重一些、而小兔子、小鸟灵活轻巧等。幼儿身体随钢琴音乐律动打破传统仅用“手”弹奏钢琴的方法,建立利用“全身”学习钢琴的意识,充分挖掘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幼儿在钢琴启蒙阶段,很容易由于心理紧张造成弹奏时僵硬。钢琴的设计比起其它乐器更能为人们的弹奏提供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传统钢琴教学中一味特别强调放松,忽略音乐本体,只考虑抬手指、调整手腕的高度等手型。放松对于幼儿说是较抽象的概念,这样做反而难达到目的,并且容易将钢琴课堂变的无趣、死板。
钢琴教学的内容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般的学科知识,而是来自于国内外音乐教育界对音乐培养目标理念的共通认识—即“并非通过教化和教导来学习音乐,而是通过音乐活动来享受音乐本身。”克服身体紧张的重要因素就是教会幼儿专注的听,只有专注的听才能获得平静的身心,这对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多可以采取很多种令人愉悦的方式达到身心平静的目的。如上述的钢琴教学活动可以将幼儿身心回归到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先听音乐,继而完成节奏与动作的配合,加深对音乐强弱的体验,才能让身体始终处在一个积极、放松的状态。只有将“听”形成一种习惯幼儿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聆听本身弹奏的声音,根据本身对声音要求,去判断去思考去调整。在幼儿学琴初期教师就应该以这样的原则去消除他们弹奏中容易出现的紧张问题,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配合,松弛、专心致志的弹奏。
三、总结与反思
幼儿学习钢琴的目的不仅是会弹奏几首作品,而是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节奏感、创造力、以及真、善、美的情操。首先给他们提供听的机会,让幼儿理解音乐要素,并通过学习钢琴使幼儿愿意运用音乐的语言大胆表达本身的情感和体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将身体的运动与音乐表现联系起来,初步感受生活和艺术的美。这种幼儿发自内心对音乐、对钢琴的喜爱能增进幼儿认知、身体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钢琴教师肩负着此项责任,因此只有不断思考教学并且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够在钢琴课堂既达到所定的技能目标又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铃木镇一国际音乐学院的本部和上百所分校的教师一共有近千人,都是经过专门机构统一培训,严格筛选出来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进修以确保教学质量,并配有专门的教材。
【环球网校】 精品试学课 / 名师直播 / 优惠券 免费领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