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8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155人。学校拥有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5名河北省省级教学名师,1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学校有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高端人才、燕赵学者、省管专家等优秀人才100余人。
6、攻坚克难,科研报国
潜心研究,攻坚克难;服务经济,引领发展;创新驱动,科学报国。
坚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开发立地、创新实践树人”的工作理念,不断实行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国防军工科研“三路并进”的科技发展战略。近十年,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71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19项,年均到款科研经费近亿元;学校在钢铁领域节能减排、高品质钢生产技术、职业卫生与安全、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采与借助、生物分子组学、工业机器人研发等行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之中,为河北省乃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产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7、双创引领,未来可期
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五年,学校每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同学达2.5万人次,获得国际、国内奖励4500余项,其中国家级以上奖励2000余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分”工作;建设高水平“创客空间”和“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创业项目240余项;选聘专职教师、校外导师100余名,开设“企业家大讲堂”和“以升讲堂”;荣获“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同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先进单位”称号;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科目竞赛评估结果》(2016-2020年)中,学校在本科组Top300榜单上位列第122位,河北省第三位。
8、校园文化,精彩纷呈
学校以人为本,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助力教师发展,引导同学成才,积极打造体现时代特征和自身工医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多次被评为我国大中专同学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市文明单位;多次获教育部、河北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奖。有各类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同学社团近100个,举办“大同学科技创新文化节”、“健康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美食文化节”、“阅读马拉松”、“迎新年音乐会”、“舞蹈大赛”、“健美操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学子们展现青春、追组梦想的亮丽舞台。
9、国际交流,开拓视野
坚持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行业和内容,建设引领学术前沿的国际合作平台。经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作建立中东欧区域第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孔子学院——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与佩奇大学共同举办“中-匈医学论坛”;与匈牙利针灸康复学会、赛格德大学、德布勒森大学共同承担中-匈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6项;获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项,国际科研合作基地3个;现在学校有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中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3+1项目、中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3+1项目、中俄化学专业本科项目。
学校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佐治亚瑞金斯大学等10多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同学短期交流项目和留学项目,品学兼优的同学有机会申请参加长短期的国外院校交流项目,自愿申请,经过选拔,由学校推荐到相关学校学习,学校承认其在国外所获学分。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也可申请到相关友好合作院校留学,攻读硕士学位。
10、就业广阔,人才辈出
学校面向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同学43491人,其中本科生33111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189人、留同学256人。学校毕业生具有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适应社会需求等特点,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名列省内前茅。
本科教育开展60多年来,学校共培养20多万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华北理工大学毕业生在矿、冶、重化工及煤矿医疗、预防等领域工作出色、担当重任。河北省采矿、冶金、焦化等相关产业中有50%以上的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我国各大煤炭企业医院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大部分都是华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拼搏努力,华北理工大学已成为我国能源、材料、基础工业以及医疗卫生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培养基地,学校被誉为全国矿、冶、化工、材料领域总经理、总工程师和煤炭领域医疗卫生专家的摇篮。涌现出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2021年度全球青年领袖”薛鹏等杰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