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塔拜托朋友走后门、想尽办法给女儿做预先辅导、让丈夫拉吉排长队报名、甚至只让女儿讲英文。因为她不希望女儿沦落回自己原来的那种教育。
读书考取“功名”,同样是这个国家里绝大部分青少年唯一的出路。
像塔米这样的富人家庭尚且忧心于后代的教育,穷人家庭更是如此。
一个印度家庭在后代的教育问题上所付出的成本是可怕的,每年人均10多万卢比的学费、食宿费。在高昂支出的同时,这个孩子寄托起了整个家庭的未来——考上名校,考到好的专业,过富裕的生活。
狭隘的出路、低录取率、高昂的学费、高强度的课程、恶劣的学习环境……以上种种极端的现状为科塔成为“死亡之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名前来科塔补习的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支付自己补习的费用,妈妈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拿去抵押了。
2017年8月5日,来自比哈尔邦的15岁少年Kumar,被发现在科塔的一家旅馆中上吊身亡。在前不久的补习班内部测试里,Kumar的成绩没有及格。
两天后,16岁女孩Maratha在房间内自杀,没留下任何遗言。她是同一年里被发现的第13名在科塔自杀的学生。
自2013年以来,根据当地政府的统计,共有77名来科塔补习的学生在备考期间自杀,可悲可叹。
心态+努力=成功?
在CGTN录制的一期关于科塔补习的节目中,当记者问起街头准备去私校补习的女学生,如何看待同龄人因不堪竞争重压而自杀时,女学生显得有些激动,却也特别笃定: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和能力。”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在社会上也不想拼尽全力,用自杀来逃避,你还能做什么呢?”
或许对于大部分的印度考生而言,纵使深知阶层差异森严,但在残酷的竞争中,还是要努力让自己存活下来。
并且下定决心,不计一切代价地——往前,更往前一些。
步履不停,披荆斩棘,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