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考试包含《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或安装)》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个科目教材,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的。
首先考生在报考造价工程师时需要了解的几点:
1、造价工程师是执业资格考试,不是选拔性或者淘汰性考试,及格即可,不会要求考太高。
2、了解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条件、考试科目、分值以及每年大致的及格线,考试时间,每门的题型和答题时间,具体相关信息可以在造价工程师频道里找到造价工程师报考指南。
3、一定要明白没有必要把书上的所有知识点都看懂弄会,教材和大纲一定要结合起来,把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把握好,既给自己节省时间又不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就能考过,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还有一点想说的对于那些不会考试的考生,就参加培训班,听老师画重点了,如果没有画到的90%的重点,那考试通过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再来说一下造价工程师考的四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造价管理》和《工程计价》联系比较紧密,《技术与计量》几乎自成体系,《案例分析》需要用到前3门的知识。所以不要着急看案例,到时可以翻翻看看他都用到前三门的那些知识点,看前三门的时候多加注意就好了。
复习一定要有复习计划,看看每门多少章节和页数,大纲对于每章的重点涉及到多少,自己准备复习的时间,可以利用的时间都要利用上,然后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对于实在是没有时间或者不想学习的,还是建议通过辅导班来约束自己,强迫自己去参加学习。
在开课前,最好第一遍复习的时候把教材认真通读一遍,弄明白每门课程在介绍什么知识,各个部分是讲什么事情的下,在造价师的实际故作中对应的是什么工作(这个有助于自己对考试的好感),然后做一个每门课程的大致脉络图。比如《管理》就是解决造价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执业资格本身的,工程经济基础,财务管理基础,工程管理基础,相关的法律法规,好了,第一本书就这么几个章节,一本书的内容也差不多知道了。
《计价》就是介绍计价原理和计价方法的,前几章介绍计价原理,后几章就按照建设项目建设程序从决策可研到设计-施工-验收形成资产――展开的,一本书的脉络就清晰了。其它的就不罗索了,各位也可以自己总结自己的。
第一遍复习就要弄懂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看看大纲那些要求掌握,那些要求了解,那些要求知道,自己心里就有方向了,在开始第二遍之前可以先浏览一下历年真题,看看出题点在什么地方,自己复习的时候就多加注意了。拿案例来做一个说明,一看每年真题,不管怎么变化好象招投标没有少的,索赔没有少的,好了这个应该是每年必考的,必考什么啊?招投标程序,时间期限的规定,在看《计价》相关章节的时候就要好好掌握了。第二遍完了之后那些是重点,那些是难点你就得心里有底了。
在第二遍的复习中一定要把该弄明白的知识点弄明白。第二遍之后就可以把上面的真题拿出来作作再找一些辅导材料的模拟题看看,主要是看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查缺补漏了。
还可以看看自己在第二遍该弄明白的东西是否真的明白了,比如索赔,题目告诉你有多少台什么机械,有多少工人,一定要整明白什么时候是按照窝工来取人工费用,什么时候是按工日单价取人工费用,题目来一小问,某日停电造成窝工,有人就只计算窝工的费用,忘记了现场还有几台机械那,也得计算机械的费用,一算就错了,还以为自己算对了,所以这个是必须都要注意到的小的细节。
考试前对考点的浏览复习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计量》的有些可能的考点,平时记住了也很困难,那就考试前强化记忆,也不失为一种应试的技巧。
报不报考辅导班,小编暂不做定论,毕竟大家基础不同,时间不同。在这里小编只说一下上培训班的好处是:
1、你可以从老师那里知道大致的考点,知道那些东西根本不用自己费劲心思的去弄懂,毕竟我们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有老师给你串一遍应该比自己一个人摸索强。
2、跟老师和同学交流,同时可以解答自己平时复习中遇见的疑惑。
3、学习一些答题技巧。不管是案例还是相关,老师都会说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还有部分老师会参加每年的阅卷工作,知道那些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知道在那里提醒我们,知道怎么答题可以根据标准答案得到步骤的分数,特别是案例,基本按照步骤给分,你只有正确的结果没有一步步的步骤,你就可能丢掉了2/3的步骤分,类似的问题很多。
4、认识一些朋友,说不定那天就有需要帮助的。
5、我们在选择辅导资料时经常不知道说明资料是有价值的,或者有的人求多不求资料的质量,以为只要多做题就一定能掌握,其实也是一个错误观念,有些题根本不会涉及到考点,所以我们还是不浪费时间,所以有辅导老师帮助我们选择资料,自己只要认真去做了,收获肯定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