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高考改革中,政府应进一步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与功能,协同推进高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不断完善选考科目设置与引导机制。图为2020年7月7日,在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高考考点,考生们相互加油鼓劲。
回望70年高考历程,不同时期的科目组合在人们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3+1”、“3+2”、“3+X”等曾经实施过的重要的高考改革方案至今仍不断被提起。作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科目变革往往最直接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方向,也最能引起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注。正是由于科目变革涉及面广、影响大,70年来,国家虽数次调整高考科目,却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效,科目改革也因此举步维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本文研究的时间段为1949-2020年,通过梳理70年高考科目设置的历史变迁,探讨高考科目设置的困境,思考未来高考科目的改革方向。
一、70 年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
从国家层面看,新中国成立、第一次高考科目大调整、“文革”爆发、高考恢复、上海“3+1”改革、广东“3+X”改革、浙沪“新高考”改革分别开启了过去70年不同时期的科目变革,据此,高考科目演变史可分为六个阶段。(本文的“高考科目”特指“高校考试招生科目”。——作者原注)
(一)1949-1953年:形成“共同必考科目”模式
1949年,由于政权交替、战乱初定,多数高校沿袭了民国时期惯例,实行单独招生,仅少数高校采取联合招生的形式。单独招生的自主权在高校,各高校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千差万别。
1950-1951年,基于教育部相关规定及各校实际情况,又出现了联合或统一招生、单独招生并存的过渡局面。实行联合招生高校的各系科共同必考科目为:政治常识、国文、外国语(英语或俄语)、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外国语虽列为必考科目,但允许投考者申请免考,并在入学后给予补修机会。
1952年,中国高校考试招生走进统考统招时代,统一高考制度正式建立。统考建制前两年(即1952 年、1953 年),为便于录取调配,将科目统一规定为:政治常识、本国语文、中外史地、外国语(俄语或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1950 年、1951 年联合招生的“八科”共同必考科目相比,这两年统考科目的主要变化是:增加了生物科,并将中外历史与中外地理合为中外史地。这一时期,所有学生的高考科目都一样,且有八科之多,这是70年来绝无仅有的几年。
(二)1954-1965年:确立“二元分科”模式
1954年,国家对高考科目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调整,将科目分为文、理两大类:(1)理、工、卫生、农、林等科类的考试科目为政治常识、本国语文、数学、外国语、物理、化学、生物;(2)文、政法、财经、体育、艺术等科类的考试科目为政治常识、本国语文、外国语、历史、地理。
1955 年,高考科目从两大类进一步被拆分为三大类,按照理工、农林医、文史政法财经分别设置为:理工类考政治常识、本国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林医类考政治常识、本国语文、生物、化学、数学、物理;文史政法财经类考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地理。其后一直到1963 年,高考科目都是按以上三个科类分别招生。
1964年,考试科目设置又回归到10年前的方向,理工与农林医合并为一类,与文史政法财经并列为文、理两大类,两类的统考科目依然是政治常识、本国语文、外国语,不过理工农林医类的非统考科目变为数学、物理、化学3 门(减少了生物),文史政法财经类的非统考科目仅历史1 门(减少了地理)。这一时期,高考开创了“二元分科”(或称“文理分科”)、“三元分科”的科目设置方案,并最终确立“二元分科”模式。
(三)1977-1987年:探索出“文六理七”模式
1966-1976 年,“文革”致使统一高考停废11 年之久,高校一度通过“推荐制”招生。
1977年,统一高考恢复。考试科目大体上沿用了“文革”前的“二元分科”模式:文科类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类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外语为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