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高考报志愿是个“情感”问题,要通过有效沟通做出更佳选择。有调查表明,年龄处于45岁左右的家长更易于主导报志愿,这个阶段的家长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有所减弱,防范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倾向于选择好就业、“有前途”的专业。而孩子在报志愿时,对自己兴趣爱好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认识并不清晰,当理想城市与理想学校、理想学校与理想专业不能两全时,往往会感性地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影响人的一生”,这时家长需要主动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的意见,共同寻找兴趣与专业的契合点;也可以借助专业测评软件加深对孩子的了解,辨别显性兴趣和隐性兴趣,科学指导孩子做好生涯规划。目前,我们学校与北师大合作,高考前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潜能兴趣测评、职业体验等,高考后开放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平台,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科学、专业的参考借鉴。
最后,高考报志愿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辅助自我定位。按照以往经验,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对往年高考招录数据的理性剖析,进一步做好自我认知定位,从而科学规划填报志愿和人生发展道路。
摒弃传统的报考观念
二十七中教师 赵雪
在很多北京家长和考生头脑中有种固定思维模式:上大学一定要在北京上,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外地高校。其实,如果能摒弃传统的报考观念,去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域完成大学学业,孩子或许能获得更丰富的人生经历。
一些北京考生不想去外地求学,是觉得离家远,父母照顾起来不方便,而且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不安全感。正是因为抱有这种想法,在同等分数下,他们宁可选择北京的普通高校也不选择外地的一流大学。
其实,外地有很多高校都非常优秀,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优势明显,北京考生如果因为传统观念作祟而与这些高校失之交臂实在可惜。何况,当一个人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其自我管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些能力恰恰是我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或是继续踏上求学之路所必备的社会通用能力。换言之,具备了适应变化、应对挑战的能力,就不难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
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如果有机会,不妨从增长阅历、增加能力的角度出发,站得更高一些,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