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认为,谈一所学校的好坏,不是一定要拼升学率,不是拼拿了多少块竞赛的金牌,我要对学生一辈子的发展负责。有些学生可能成绩上考上了北大、清华,但是因为能力、道德、心理等问题被退学的已经有很多案例了,这是教育的失败。四中追求的教育,是更深层次的,不是表面的学习训练,更强调能力、性格等全面的素质培养。很多年以来,北京四中的历任校长、学校老师,都在尽自己的力量传播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北京四中网校的成立,使这种传播更加广泛,使更多的人受益。
网络课堂,传授知识,传递真情
在一堂北京四中高级语文教师连中国老师的作文辅导专题课上,1600余名学生正在专心听课。在学生列表的位置,有很多小手的形状,这是同学们想向连中国老师提问的标识。网络面授课堂上,实现视频音频互动,同学们在听课中,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通过文本的形式提交给老师,老师可以随时看到,并对有针对性的问题随时回答。在开课以前,课程主题就会公布,很多同学们在课前就提交了自己在这个学习主题上的问题,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会根据同学们的问题对教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课堂上,连老师接通了一个网名叫“谁与争锋”的学生的视频,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对方是一个戴着眼镜的有些腼腆的孩子,连老师问他:“这位同学,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并且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平时是怎么积累作文素材的好吗?”对方的同学对着摄像头说道:“连老师好,我是葫芦岛分校的学生,我叫孙皓博。我积累作文素材主要是看一些作文书,老师有时候也会推荐一些优秀作文给我们看。我的作文不太好,凑合,反正我不太喜欢写。”这时候连老师说道:“感谢这位孙同学的分享,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确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开阔眼界。另外,素材的积累一定不要脱离生活,要学会观察。每一次你们出去玩,每一次跟父母的对话,还有同学们之间聊天讲到日常发生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写作文的素材。这样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这些素材就特别自然。写日记或者周记,也是非常好的观察和积累的方法。”
面授班是网校人气比较旺的教学栏目之一,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课堂设计有一个环节,学生在听课后,可以参与老师的评价,老师讲得好不好、自己收获大不大等等,都可以直接评价,并且有评分体系,由于是通过网络,同学们发表意见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顾虑,北京四中的老师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反馈,并进行客观分析和讨论,保证课堂效果的高质量。
今年暑假,连老师在北京四中网校的网络面授班中开设了“国学经典”选修课,选取了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五家进行讲解。每一堂课都吸引了无数学生,并且创造了持续在线学生超过3000人的纪录。这个现象说明,孩子们是渴望吸收“语文素养”的。连老师说:大多数人有一个误区,就是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看作是对立的,实际上,应试教育需要很多素质的培养,而素质教育也同样不拒绝考核和评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所做的就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现实中并不存在高素质低分,即使有也为数很少。这就好比水要顺着一定的渠道流才可以汇聚成江河湖海,如果没有水的话,再挖渠也不会有江海。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先培养“水”,之后便可顺流直下、一泻千里。网校的同学们非常喜欢和连老师互动交流,除了在网络面授课上的交流和互动以外,孩子们也喜欢通过博客留言、信件的方式与连老师一起探讨文学作品甚至是心灵感悟。而在与孩子们探讨、互动的同时,连老师表示也推动了自己的教学,并且鞭策自己不断地探索。
因为网络面授班大多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的白天、平时都会安排在晚上七点半开始,很多地方的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为了不耽误面授课的时间,他们都会在学校下了晚课后飞奔回家,晚饭也顾不上吃,直接坐在电脑前等待老师的出现,只能在中间休息的时候快速地吃一点饭,这些让老师们非常感动。网络面授班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容量非常大,课后,很多孩子都抢着回答问题。大家虽然累但也快乐着,能够学习到知识和方法是最令人喜悦的事情。
在北京四中网校,超过100名北京四中一线教师参与教学。老师们在教学中,充满了感情,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国各地。而这些优秀的教师,在把这些优秀的资源带给更多孩子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己的理想——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这已经深深扎根于老师们的心灵深处,同时,利用四中网校,使这个理想枝繁叶茂。
为什么学生们都变得爱学习了?
北京四中网校还有一个人气很高的栏目——互帮互学。在这里,学习问题被按照年级、学科进行了分类,同学们在不同的版块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快就会有人解答,参与互动的大部分都是学生,也有老师进行点评,热闹非凡。四中网校互帮互学平台的建立,始于北京四中倡导的一个学习习惯,就是“好为人师”。北京四中的老师认为,一个问题,如果能给别人讲懂了,说明自己掌握得到位了。所以,北京四中的学生们之间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同学们会以讲一道题为赌注,在北京四中校园内已蔚然成风。互帮互学栏目的设立正是这种学习风气的发扬光大。
网络面授班上积极举手参与提问和回答;互帮互学平台围绕学习问题的超旺人气,网校的学习平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2010年,“学习计划”栏目的推出,更是带动了很多学生的热情。北京四中网校教研院的李永主任在谈到学习计划的时候说道:“我们都知道,学会科学制定计划、修正计划、执行计划,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体现,更是人生整体能力的体现。很多学生并不擅长制定计划,影响了学习效率。北京四中网校这个计划的制定,从引导和建议开始进行训练,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提升,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系统对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得好的同学,给予更多的积分奖励,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在一轮计划下来后,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好处,又感受到了成就感,逐渐的,他们就学会自己制定计划了。”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还体现在更多方面:四中网校作文大赛参与者众多,优秀作文展示平台上,作文的浏览量非常高;英语的单词擂台赛,很多同学在摆擂攻擂……
这一切现象,都让人感觉到,在四中网校学习的学生们,都变得爱学习了,他们更开放、开朗,更愿意交流,而在这里讲课的老师,也没有那么严肃。这段老师对学生作文的点评评语,就与传统课堂上的作文点评有很大的不同:“愤世嫉俗绝非坏事,因为只有具备头脑和思想的人才会愤怒,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更合理的样子是什么,因为他们心里有美好的期待,甚至理想。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拥有这些品质的人都会愤怒,因为还有一种宝贵的品质叫成熟,叫睿智,叫勇敢,他们看到不合理,懂得他们所自何来,改变的方向在哪里。即便艰难微弱,他们也会一点点地做。往小里说,比如,善待身边的人和物,比如,在目前难以改变的教育制度里让自己更好地成长。更重要的一点是,前面所说的愤怒不是为了自己有失别人有得的抱怨,不是狭隘偏颇的谴责。我说的那种愤怒更纯洁,也更高贵。不管你是愤怒还是抱怨,之后要慎重对待的,是自己接下来的脚步,它将对你的人生影响深远。”
提升的不仅仅是成绩
“老师,你好!我是王子洲的妈妈,王子洲上周末回老家了,很感谢老师这学期对孩子的帮助和鼓励,现在他的学习劲头很足,积极性和自主性比以前好很多,学校老师也很看好他,作为家长我很欣慰,非常感谢四中网校带给我和孩子一个新的学习理念,我们受益匪浅。”
这段话是北京四中网校兰州分校学员王子洲同学的妈妈,在QQ上和网校老师交流时的一段对话。王子洲同学现是兰州市十六中学初二的一名学生,进入中学后,由于对中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导致成绩不理想。参加网校学习半年以来,整体的学习状态改变较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增强,家长也很配合网校的工作,孩子成绩提高很快,而且稳步提升,现在在班级的排名已经达到了第三名,孩子和家长都更有信心了。
这样的案例在四中网校比比皆是。
来自北京四中网校家长论坛的一个家长,在跟网校老师进行交流时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没想到孩子的变化这么大,除了学习上变得主动积极了,连性格都有了变化。以前,她是个内向的孩子,在学校很少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因为这个,老师还特意把我找过去询问了家里的情况,可是孩子也不是太愿意跟我多说学校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入手来帮助孩子改变。有一次我发现孩子在上网络面授课的时候,正在通过视频用英语跟老师交流,非常开朗的样子,我很惊讶,就搬个凳子坐在她旁边,她并不排斥我。课后,她主动跟我说,四中老师的课讲得真好,原来英语可以这样学呀。这之后,网校的面授课她几乎能听都会听,并且抓住一切和老师沟通的机会。在上次学校的家长会上,老师还特意留下我,说感谢我们家长的配合,孩子最近的状态越来越好,有时候向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到位,也非常有想法。”
来自兰州科学院中学的初二学生王江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看似轻松的学习,又是充满着挑战;看似平常的事里,有时又饱含哲学。自从2008年起,我从小学升入中学,满怀信心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可是事情却出乎我的意料。期中试卷出来了后,我几乎崩溃了,我的名次竟然在77名,半学期的努力化为泡影,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数学等拿手的理科成绩也在逐步下降。正当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了北京四中网校,仅第一次接触,我便被其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在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下,我的学习名次和成绩稳步上升。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只是了解知识导学中的丰富的知识讲解,以及不断地在测评中调取各种试题并熟练地掌握,在学习中,我逐渐地快乐起来,逐渐对原来不感兴趣的学科也提起了兴趣。终于在加入网校学习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中,我便进步了13名。让我再次对学习充满了信心,重新拾回了自信,让我重新拥有了梦想,也让我悟出一个道理———相信自己一定行!
吴旭是2008年考上北京大学医学系本博连读的学生,曾在北京四中网校学习了6年,现在,离开网校也已经有3年了,但是提到四中网校,吴旭仍能对网校的栏目、方法如数家珍。按说到了高中阶段特别是高考复习阶段,同学们的时间都非常紧张了,可是吴旭却说,网校学习给了他非常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节约了很多时间,并且特别提到,在网校参加辅导的6年,学习能力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特别是提升了学习兴趣。而这些不仅仅对中学阶段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上大学之后,中学阶段养成的好的习惯和方法,都带给了他很多好处,比如计划的制定能力和执行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点的提炼能力,甚至与人沟通的方法等,这些使吴旭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都非常受益。由于各方面能力突出,吴旭在大学期间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医学预科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团学联生活部副部长、中欧交流协会交流部部长、全国首届八年制医学生论坛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
要让孩子爱学习,喜欢学习,其实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北京四中网校教研院李永认为,要让孩子爱学习,喜欢学习,其实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有没有真正去挖掘。要让孩子爱学习,就必须让他在学习中产生成就感,而且要避免学习的孤独感,让他们产生被帮助的感觉。可能有些非常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在学校教学是比较难满足的,而网校可以做到。比如网校的互帮互学。一个孩子在晚上10点钟学习上忽然遇到问题,有题不会做了,这时候问同学、问老师都已经不是很方便了,网校可以。四中网校的互帮互学有很高的人气,同学们在这里提出的问题,很快就能有人回复,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气氛。当笔者问到,同学们有问题提出来是很正常的,然后网校是通过什么手段去鼓励同学们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呢?李永老师介绍,北京四中网校有积分机制,积分规则的设计非常复杂,提问、回答、回答问题的质量,都在积分规则的考虑范围之内,而积分有很多用途,可以兑换一些课程课件,也可以参加抽奖。积分奖励有很多,笔记本、数码相机等都是同学们参与抽奖的热门奖品。孩子的学习,我们也要强调竞争意识,互帮互学就使同学们在积分的争夺中,解决了问题,取得了成就感,同时获得了提高。
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李燕玲在2009年5月来四中网校视察工作时曾说:北京四中网校在挖掘学生的需求方面做了非常深入的工作,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了很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服务。比如互帮互学这个平台,就很好地发挥了互动功能,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学习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发布,特别是鼓励同学们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这个就跟北京四中的教学气氛非常相符。我们说一个学生能够给别人讲透了一个问题,说明自己掌握得非常到位了。北京四中就有这种风气和文化,就是好为人师。这种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网校上的学习变得不孤独。我觉得,互帮互学这个平台,要更大范围地推广开,甚至可以考虑和教委的网站合作,让更多的孩子们都来这里进行学习交流。
网上网下相结合,强调学习管理,尊重学习主体
四中网校的教学服务体系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习的尊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他们解决个性化的问题。除了线上的学习帮助外,在线下,也发挥了强大的教学服务功能,而这种教学服务涉及很多方面。
中学生上网学习,是需要管理的,特别是对于新加入网校的学生来说,北京四中网校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通过网校的后台,可以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选学习的栏目、做过的测试、错题本的使用、参与互动的内容、参加网络面授课程的节奏等等,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统计,产生学习报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予学习建议。从2009年开始,网下服务标准化方案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这个方案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网校学员需要定期到网校获取“学案导学”手册,这本手册中包括现阶段的知识点、重点习题、预习和复习安排等内容,同学们要按照要求配合网上的资源来完成,并且在取得下一阶段学案导学手册的时候,需要跟网校的学科老师进行沟通,做好总结和计划。这个工作在71所试点分支机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参加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改善和养成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经过近4个月的尝试,统计数据非常喜人:超过一半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家长满意率达到83%,同时,这种学习方法和效果也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
北京四中的连中国老师在今年6月8日的傍晚时分收到一个学生发来的信息,那天正值高考结束的日子,全国无数的高考学子不知道要如何欢度这个时候,这个学生却发来短信问:“老师,我今后要如何学习语文呢?”连老师对这位学生肃然起敬,考试不再了,教育的作用依然存在。学习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不是负担,他已经将学习视为终身的一个事业。所以说,学习是塑造人的、可以改变人的,这是一种品格,一旦形成,便会融入到人的血液中。而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其他的学习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也是北京四中网校教学理念的体现。
链接:
北京四中网校的系列图书《他们是怎样走进北大清华的》,记录了数十位升入北大、清华的学员的学习经验、成长历程、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书中片段:
金俊:北京大学在读学生,北京四中网校延边分校原学员:高三时,金俊开始了在北京四中网校的学习,其实加入网校在家就可以学习,但他非常喜欢去网校的办公地点玩。王宇是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经常会找金俊聊天……一遇到问题或是心理压力大时,金俊就会找王宇老师,听他讲很多励志小故事。至今,金俊还记得“下大雪”的故事。故事中说,一个师傅带了很多徒弟,这些徒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一起请师傅吃饭作为答谢。饭后,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徒弟们都是开车过来的,只有师傅没有车,当大家提出要送师傅回家时,师傅坚持要走回去,看到徒弟很不解后,师傅说道:“这只是我人生中最小的一场雪。”当时,这个简单的故事深深感动了金俊。
乔康:北京大学在读学生,北京四中网校咸阳分校原学员:在大学期间多次担任学校晚会的主持人,他把这种不怯场的能力归功于在四中网校的讲座上得到的训练。考上北京大学后,乔康在咸阳小有名气,四中网校咸阳分校的老师邀请乔康为高中学生作报告,分享学习经验。乔康记得第一次作报告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源礼堂里,有2000多人参加。报告会的前一天晚上,他专门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张纸,把自己要说的话都写在上面,上台前看见黑压压的人群,依然紧张不已。硬着头皮上台后,他却突然平静下来,在台上侃侃而谈,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此后的报告会和讲座更是顺利,而且人越多,乔康反而越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