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改革,出现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新变化:地理、生物考试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末;道德与法治成为必考;历史、地理、政治(道德与法治)等科目分值变为80分,等等
改革前后对比
变化1:考试科目发生了变化
2018-2020北京中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实行5选3选考。
而2021年开始,北京中考实行全科考试,历史、地理择优1门计入中考成绩,生物、化学择优1门计入中考成绩。
变化2:中考分值发生了变化
2018-2020年,中考总分为580分;2021年,北京中考总分为660分。
变化3:招生方式发生变化
2018版中考招生方式较多,2021版中考招生方式变为统招、校额到校和自主招生三种形式。
1、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坚持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每门科目,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育人质量。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委统一制定要求。其中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区评卷。
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课程内容学习后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教、随考、随清。其中地理、生物考试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考试安排在初三第二学期末。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其中外语卷面考试60分,听力和口语考试40分(与统考笔试分离,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分值均为80分(含10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体育与健康分值40分。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考试以等级成绩呈现。
2、改革招生录取办法
在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全科赋分的基础上,从12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中,确定8门按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6门成绩必须计入,另外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4门成绩中择优确定2门成绩计入(按照文理兼顾原则,在历史、地理中择优确定1门,在化学、生物中择优确定1门)。
3、政策评析
①道德与法治课地位从选考变为必考
本办法实施以后,道德与法治(“政治”课)的地位上升,以80分的分值算入中考总分,仅比数学等科目少20分,所有同学必须都进行本科目的考试,重要地位由此显见。
文理兼顾,初一需要打好全科基础
根据最新政策,按照文理兼顾原则,在历史、地理中择优确定1门,在化学、生物中择优确定1门。但是,也不建议同学们在初一开始就确定,尽量能够给多个科目打好基础,分散风险。
③初二就要考试的生物和地理
如果在初二之前拿下地理或者生物,就能提前锁定两个优势科目,初三中考科目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可以重点备考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等科目。如果初二生物和地理并不理想,那么初三生化和历史的学习压力就会不小。
④哪些同学会受到影响
从2018年9月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适用本办法。
⑤重视史、地、生和道德与法治(政治)
#p#分页标题#e#在初一阶段,并不建议大家直接作出选科决定,一方面是因为所有科目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另外也是为了防止初二下学期考试发挥不理想,还能在夯实初一、初二学习的基础上,拿下初三的中考科目。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新中考改革后,整个三年没有任何一年可以挥霍,甚至地理等科目不再有此前的一年总复习时间,因为结课后就要中考。所以,初一学好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就成了重要的一环。
何种考生吃香
伴随着北京中高考改革,学生的课表变了、上课形式变了、上课内容也变了。家长在关心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在疑问,什么样的孩子更适应未来的中高考改革?北京中高考改革形势下,什么样的考生最吃香?
什么样的孩子
更适应未来中高考命题的变化?
近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在北京市“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
思维活跃,视野宽阔的孩子更能适应这种变化,仅仅学教材,僵化地做过去体系下的题目是不行的。思维活跃,关注校园生活,能够在生活和实践当中使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和说明问题,这样的孩子是吃香的。再一个,善于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也是一种优势。
实际上,孩子掌握知识和未来进入社会,学科之间的边界在某些学段是模糊的,比如一二年级很难分出纯美术课还是纯数学课,或者是语文课;到高中有项目学习班,各个学科综合。未来善于穿越学科边界、善于方法的融通并且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学生是吃香的。
因此应鼓励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迎接新中高考,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习,甚至走向工作岗位都是有好处的。这次谈到所谓适应中高考,实际上跟孩子一生的成长,以及适应今天的素质教育,这三张“皮”是合在一起。
考出好成绩需
广泛阅读、完整读原著
纵观去年与今年的中高考,阅读能力成为试卷考查的新看点。结合阅读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卷中,其他各科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刘德水表示,阅读量的加大很好地贯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精神,向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高考侧重于考查学生在12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积累和知识融通、应用能力,靠死记硬背和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绩的,因为上面所说的任何一部名著,学生都不可能在高三一年读完。“这就需要考生不仅要广泛阅读,而且要完整地读原著,考出好成绩。”
多动手多体验
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方案中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陶昌宏认为,这些措施旨在引导教学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引导教学重视学习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持。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研讨解决方案,真正体现“做中学”。
#p#分页标题#e#
亲近传统文化
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书法、匾额、对联、兵法、连环画、京剧、古代文言名篇、古代文学名著……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两年中考中都有所体现。在高考中,文言文、文学类阅读等都增加了阅读量;文综的“谷雨资料卡”引导考生思考节气智慧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考查对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解等。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张媛认为,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接受德育和思想层面教育,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孩子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传统文化教育能引导孩子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孩子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她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关注传统文化,学校也要创设机会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
擅长逻辑思维
和陈述表达的学生更有优势
开放性试题将是未来中高考的一大特色。专家表示,考试中安排开放性试题,供学生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发展空间,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
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王玉起认为,考题呈现了一定的开放性,最终答案需要学生自己表达观点和想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陈述表达能力。试题背后折射的教学导向和育人价值却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机械记忆、单调计算、模仿应用必须摒弃,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等,一定是今后教学改进和加强的主旋律。
【简单学习网】 精品试学课 / 名师直播 / 优惠券 免费领取
注册初中一直在简单网学习,喜欢傲德老师和李华老师,老师讲课挺生动的,主要是都给归类了,很受用,有帮助,我的同学好多都有来看课程。
简单学习网,麻雪玲老师的课程,讲的特别好,语法讲的太棒了。以前不会的,感觉豁然开朗。
麻雪玲老师不仅英语知识到位,而且对语文的掌握在做题中也有体现,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在备考阶段反复阅读文章,注意对长句的理解,争取做到做完形填空是能够得心应手。
李华老师的语文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的不是基础知识,而是解决中考基础知识的方法,要点和技巧,对本次的学习很满意。
特别喜欢语文李华老师,尤其是课后的每日一积累,那句子感受让我深有体会,读完句子后感觉自己仿佛长大了,文学,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我最大的收获是做题意识上的收获。懂得了不要强迫自己把选型一一按照顺序选出而是要从上下文寻求线索来做题的意识。而且更加懂得了对文章感情色彩的把控与理解。知道了不要想当然而是要以文章感情色彩,逻辑关系来做题。并且对词汇一词多义和准确理解词义的重要性又有了新认识。
物理一定要讲究方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听了付雷老师的物理课程就是这样的效果。